新聞中心

五部門發文加強港口航道規劃建設推動水運重大項目應開盡開、能開盡開

從交通運輸部官網獲悉,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從交通運輸部官網獲悉,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文件的出臺,將推動當前我國水運重大項目應開盡開、能開盡開,為充分發揮水運比較優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與資源安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通知》從5個方面提出政策導向和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規范和加快推進港口規劃編制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二是規范確定涉及圍填海的國家重大水運項目;三是積極穩妥處理港口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四是進一步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資源要素保障;五是扎實做好重大水運項目前期工作。
《通知》強調,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堅守生態環境底線思維,加強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全面提升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高質量發展水平。各級部門要支持港口規劃編制、國家重大水運項目認定和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并做好用地、用海等資源要素保障。

今年4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曾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會議指出,要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的重點,著力提升網絡效益。其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會議強調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
水運設施網絡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在服務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作用。據相關分析,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國交通基建投資在應對經濟沖擊和下行壓力時都發揮了穩增長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從2011年的2.05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6萬億元,年均增長5.8%。2020年至2021年,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強勁,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年均增長13.5%。據估算,沿海和內河水運建設投資乘數為1∶6和1∶3左右,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適度超前的水運有效投資,在我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次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將提速水運設施網絡建設,為水運行業擴大有效投資將起到“保駕護航”作用?!锻ㄖ窂恼邔蛏蠈λ\項目建設有積極引導和保障作用,水運建設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對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強化港口航道基礎設施支撐保障,推動重大項目應開盡開、能開盡開,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切實擴大有效投資等意義重大。

另據中港網資料,2021年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對我國水運發展格局構建、高質量發展等提出了總體要求,是未來我國水運發展和規劃建設的重要依據?!兑巹澗V要》提出,構建我國現代化水運發展格局,應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強化陸海統籌、推進整體協同、安全綠色發展”四大原則,到2035年,努力打造功能層次清晰、保障能力充分、戰略支撐力強、綠色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沿海港口體系,基本形成安全暢通、經濟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內河水運資源得到科學利用,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服務國家戰略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綱要》明確,水運現代化發展的總體格局是規劃布局63個全國主要港口和“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
《規劃綱要》布局上海港、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等11個國際樞紐海港,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資源配置能力的航運樞紐;綜合考慮完善沿海港口體系、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等因素,新增3個港口納入沿海主要港口。在航運條件較好的支流高等級航道上,綜合考慮區域協調發展和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需要,增加8個港口納入內河主要港口布局。最終形成63個全國主要港口,包括27個沿海主要港口和36個內河主要港口。
國家高等級航道按照“強化通道、溝通水系、輻射延伸、通達海港”的思路對原布局進行拓展完善,最終形成“四縱四橫兩網”的總體布局。其中,“四縱”主要包括京杭運河、江淮干線、浙贛粵和漢湘桂4條跨流域水運通道;“四橫”主要包括長江干線及主要支流、西江干線及主要支流、淮河干線及主要支流、黑龍江及主要支流4條跨區域水運通道;“兩網”包括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到2035年,國家高等級航道將達2.5萬公里左右。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